□本報記者 錢晞
  CBA本賽季開始前,四川金強男籃豪氣乾雲,喊出了“無畏蛻變”的口號,意在無畏出征,破繭成蝶。可聯賽20輪過去,四川隊收穫的卻是4勝16負的糟糕戰績。本以為升上CBA就能踏上“金光大道”,誰知橫亘在四川隊這個“二年級”新軍面前的,依舊是一條荊棘密佈的坎坷道路。
  步履蹣跚的新賽季
  與賽季初喊出“無畏蛻變”的口號相比,四川男籃在本賽季的境遇頗有些窘迫。20輪比賽過後,換教練、簽外援……成績不僅與管理層以及球迷的預期相差甚遠。而且球隊在攻防兩端也愈發混亂。
  從賬面來看,儘管沒有了亞洲外援的名額,但由於多名優秀國內球員地加入,四川男籃的實力較之去年有了提高,是毋庸置疑的事實。但幾組數據,卻讓蛻變中的四川男籃顯得無比尷尬——20輪比賽戰罷,四川隊的投籃命中率僅為45.1%,位列CBA倒數第2位,全隊的三分命中率僅為32.5%,位列CBA倒數第3位,場均助攻僅有13.6次,位列CBA倒數第2位。
  這三組數據,無不直指球隊目前最大的軟肋——進攻套路單一且進攻效率極低。“打法比較簡單、強行出手多、賭命中率、內外線聯繫不夠,”是部分四川男籃隊員對球隊進攻套路的評價,隨著聯賽的深入,四川男籃的這一短板已經被大多數對手所知曉,這對於球隊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。
  蛻變還需自身強
  本賽季四川男籃淪為“魚腩球隊”,這一點幾乎不用再懷疑。這也是每一支新軍成長時必交的學費。
  在2005-2006賽季,當年的CBA新軍東莞新世紀在南區墊底,在全聯盟排倒數第二,後來的“升班馬”浙江廣廈、天津榮鋼及青島雙星在處子賽季的勝率都不足三成。經過幾年磨煉後,現在這三支球隊均在八強之列。可見新軍要想真正在聯賽立足,唯一可以依靠的仍是國內球員,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新力量——更重視青年隊,讓球隊的發展更長遠。
  其實四川男籃在本賽季引援工作上,還是主要圍繞補強國內球員展開的,先後引入於澍龍、吳楠、徐滔和王汝恆四名實力派球員加盟。其中於澍龍曾是鄧華德時代的中國男籃第一替補控衛,吳楠則是江蘇隊的中堅,在2012年全運會上場均可以拿到15.5分。徐滔則是目前CBA賽場上不可多得的大個子,曾作為2010年漢堡世青賽成員的他,與郭艾倫、王哲林、翟曉川等人一起創造過中國籃球的歷史,他的到來也為四川男籃孱弱的內線帶來希望。值得註意的是,這四名球員年齡最大的吳楠也僅有25歲,最小的、身高2米10的徐滔則只有21歲,可謂潛力無限。在加之本土球員左朕年、賀曉彬、賈誠等,一支年輕、充滿朝氣的“藍鯨”已開始為崛起做好準備。當然,這也需要四川隊管理層沉澱下來,磨煉出耐性才能做到。
  四川男籃總經理耿潔說,四川隊的目標是用10年時間拿到CBA的總冠軍,希望這能成為四川隊發憤圖強的動力,而不是迷失自我的包袱。
  (原標題:四川男籃:“無畏蛻變”成一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i73uigf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